大班综合活动 家乡的桥
作者:本站整理 来源:互联网 发布时间:2013-03-28 阅读:
大班综合活动 家乡的桥
一、说教材
设计意图:
镇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城市,依傍着长江,古老的运河从城市穿城而过,而架在运河上面的是各式各样的桥。孩子们生活在这里,经常都能接触到。但孩子们对这些桥都不是很了解,有时更是熟视无睹。春游时,我们游览了横跨镇江、扬州两地的中国第一大桥:润扬大桥。回来以后,孩子们都非常兴奋,纷纷说大桥的样子。还画了桥的图画,,还用纸搭成桥的样子,比谁的桥长,谁的桥高。由此,我想何不趁着这个机会,让孩子对镇江的桥都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呢,这样不仅让幼儿充分了解家乡的桥,还可以进一步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和表现桥的需要。因此,在这个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交流和表现自己的机会,利用课件以及准备多种废旧材料,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选择,并用多种形式,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积极创造和表现镇江现在的桥和将来的桥,从而进一步萌发爱家乡的情感。
这节课充分体现课程的整合性,始终以桥为主,贯穿整节课。教材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,充分体现了新纲要的精神。
目标定位:
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,对活动起着向导的作用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定了认知、能力、情感三方面的目标。
目标
1、 引导幼儿在了解部分桥的基础上,能大胆表述自己的看到的各种桥。
2、 活动中,鼓励幼儿选择各种材料,采用多种形式创作桥,提高幼儿的表现力。
通过活动,进一步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。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。
活动的重点:了解各种桥,进一步萌发家乡的情感。
活动的难点:
利用废旧材料制作、表现各种各样的桥。
在活动中幼儿主要是通过看、说、动手制作等活动,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。
活动准备:
《纲要》指出“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,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、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。”依据《纲要》我做如下三方面的准备。
1、 环境准备:孩子收集有关镇江的桥的资料,可以是图片、明信片或者是照片,也可以是文字的资料,布置教室的环境。
2、经验准备:幼儿对桥已有一定的认识。
3、教具准备:(1)有关镇江桥的课件。里面若干幅桥的图,有高架桥,斜拉桥等等。(2)各类废旧材料(盒子、塑料管、瓶子、木头等等)、纸、剪刀、双面胶、彩色笔(3)各类积木
二、说教法
《纲要》中指出“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、合作者、引导者”在活动中力求“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方式”。因此在本次活动中体现了教师与孩子的交互主体性,采取相互尊重、协商、交流、共同构建的方式,并共同学习与成长。采用的教法有: